“乡夏伙伴”乡村夏令营领域品牌建设计划
-
项目信息项目方向:青年公益资助计划:青年公益
-
机构信息机构名称:北京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组织类型:民办非企业
实施进展
“乡夏伙伴”乡村夏令营领域品牌建设计划 结项报告
2025-06-06
直接服务: 9118 人次;
• 公共表达工作坊 51
• 果肉创新支教学习 2438+903(EV)=3341
• 18次直播 5526人次
• 乡夏论坛 200
间接服务: 17633 人次。
• 资源引荐(哥弟、ABC分别捐赠灯塔和为乐公益19场夏令营)服务儿童759人,大学生169人
• 创新支教小程序学习的志愿者服务儿童数量为(1:5)3341*5=16705
项目活动: 公共表达工作坊1 次; 乡村夏令营案例沟通及直播 12 次; 志愿者干货直播 3 次; 乡夏人物志直播3 次; LIFE创新教育大会工作坊 1 次;乡村夏令营论坛 1 次
案例故事一:
我与高原乡村夏令营的第七年 | 乡村夏令营人物志https://mp.weixin.qq.com/s/LDbf0LLPnyvLQKDR7Tsk5g
2007年,角巴吉作为小学生首次接触到乡村夏令营,这次经历对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十年后,角巴吉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到家乡,推动了首次支教活动,与乡村夏(冬)令营正式结缘。从2021年开始,角巴吉在青海织梦做一些兼职工作,到了2023年,她成为了一名全职工作者。她坚持乡村夏(冬)令营的原因源于她对这项工作的热爱,以及她看到夏令营给孩子们带来的积极变化。角巴吉见证了家乡从仅有两名大学生发展到十几名大学生的转变,并认为乡村夏(冬)令营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他们特长和能力的平台。她的工作不仅改变了她自己,也影响了她的家庭生活,使她变得更加耐心,并重视与孩子的交流和陪伴。角巴吉希望藏族的弟弟妹妹们能够在大众文化和亲密关系中得到平等的爱与尊重,并勇敢追求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她的故事是一个从受助者到助力者的转变,以及她与乡村夏令营共同成长的七年历程。
案例故事二:
乡村夏令营中“命运”的交错 | 乡村夏令营人物志https://mp.weixin.qq.com/s/BuI4wVT7J7wBYowH8p6qZQ
程非同是一位全职公益人,自2018年起参与乡村夏令营,见证了许多学生的成长和改变。他最初接触乡村夏令营是在高考结束后,从城市的传统志愿服务转向动物保护,最终被朋友推荐去支教。程非同在支教过程中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包括适应四川饮食、做饭的趣事,以及与一个对古诗词感兴趣的学生的持续联系,后者最终考入了四川师范大学的教育专业。
程非同之所以持续参与并最终全职投身于夏令营,是因为他有一种“不死心的执拗劲儿”,希望把事情做到最好。他发现,尽管自己曾在银行工作,但更希望拥有更多职业可能性,于是辞职投身公益行业。在夏令营中,他面临了包括志愿者适应乡村环境的挑战,但也经历了许多高光时刻,比如看到夏令营学生的成长和学术成绩的提高。
程非同对教育充满信念,尤其关注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深刻意识到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并致力于通过教育工作解决这一问题。他的长远计划包括开发提升乡村学生法治素养和社会情感能力的课程,并参与教育和乡村发展的调研,以更全面地理解和改善乡村教育现状。程非同的故事是关于教育的力量和一个人如何在乡村夏令营中与命运交织,持续探索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案例故事三:
00后的乡村夏令营创业之旅https://mp.weixin.qq.com/s/kQWk839H2eQbZtGU8Et9Tg
李沿蒙,昵称大萌,是一位00后公益创业者,赤橙公益的创始人之一。他与乡村夏令营的缘分始于2020年,最初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他机构的活动。同年,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创立了赤橙公益,并开始组织自己的乡村夏令营。尽管在2021年遭遇了活动被取消的挫折,面临解散的风险,但他们凭借志愿者的鼓励和支持坚持了下来。
从最初的志愿者到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大萌经历了身份和心态的转变。他曾面临考研与公益工作的抉择,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和困难时期,但最终选择继续他的公益之路。大萌的故事体现了他对乡村教育的执着和热爱,以及在公益领域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他和团队的坚持和创新,使得赤橙公益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项目点从2个增加到12个,影响力和规模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大萌期待在未来三年内,不仅在数量上,也在质量上为组织带来突破,并继续为乡村儿童的教育和成长贡献力量。

乡夏伙伴”乡村夏令营领域品牌建设计划 中期报告
2024-08-02
该项目出于2023年心和公益基金会与益微青年就“乡村夏令营”领域共建的方向性共识,为解决国内各乡村夏令营项目设计及运营能力发展不均、信息及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和行业专业度影响力较低的问题。
我们认为可以从案例出发,通过扫描、挖掘和传播,先来提升“乡村夏令营”领域内有价值的信息流动效率,丰富公众对品牌的具象认知,让“果肉创新支教”成为领域最有信任度的品牌,吸引和转化志愿者、合作方资源,挖掘“乡夏伙伴”最独一无二的价值和优势,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定向匹配,进而为领域发展建立长期影响力。
在“建立乡村夏令营领域品牌”部分,目前我们已经在公众号及视频号进行11次直播;
在“支持乡村夏令营领域机构挖掘并传播乡村教育创新案例”部分,目前我们已经和7家组织进行案例沟通、挖掘、直播,产出5篇直播回顾推文,并在近千人参与的LIFE教育创新大会上传播。后续还会在乡村夏令营论坛进行案例传播、进一步打磨案例成册等行动。
在“通过果肉创新支教运营的内容赋能乡村夏令营组织/团体、间接辐射大学生”这部分,我们分设不同栏目产出相关推送、开放小程序专辑,目前已直接影响乡村夏令营组织/团队20+、4000+人次,辐射大学生2400+人次。
直接服务: 7110 人次;
(公共表达工作坊参与51+直播参与人次3625+直播回放观看人次1027+果肉定制专辑&益微行动专辑2407)
间接服务: 1475 人次。
(公共表达工作坊回顾推送阅读量286人次、直播回顾推送阅读量1189人次)
项目活动:
公共表达工作坊 1 次;
乡村夏令营案例沟通及直播 7 次;
志愿者干货直播 3 次
乡夏人物志直播1 次;
LIFE创新教育大会工作坊 1 次

